序号
| 事件
| 备注
|
1
| 由我校牵头,联合国内19家行业特色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组建成立“海洋运输绿色与安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中心围绕“航行安全”、“高效航运”和“海洋环保”三大主题,在船舶动态测控与航海仿真、船舶节能及智能化、船舶通信导航、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安全保障及应急处置和海洋污染控制五大主攻方向开展协同创新工作。
| 建设发展
|
2
| 我校“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通过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专家组现场评审。在欧盟海事局对中国《船员教育、培训和发证体系》审核中,我校顺利完成船员教育、培训考察评估工作。
|
|
3
| 我校参与调研和起草《关于进一步提高航海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并由教育部、交通运输部首次联合印发。《意见》对切实履行国际海事组织《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全面提高航海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航海类专门人才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 教育教学
|
4
| 我校张淑芳教授获得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获得“十二五”首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立项;李志文教授获得201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我校获得辽宁省科技奖一等奖3项;我校科技成果首次获批列入交通运输部认定的交通运输建设科技成果推广目录。
| 科学研究
|
5
| 我校新增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涵盖了环境科学、环境工程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自主设置博士点学科7个:船舶电气工程、救助与打捞工程、海上交通工程、航海科学与技术、物流工程与管理、海商法学、光电信息工程;自主设置硕士点学科3个:海洋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
| 学科建设
|
6
| 我校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大连海事大学法学教育实践基地获批2013年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十二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船舶导航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被正式授予“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
7
| 学校党委被评为“辽宁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我校作为唯一高校代表在全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总结视频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交流。我校和轮机工程学院荣获“2010-2011年度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称号;我校荣获“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进集体”、“2012年度全国高校后勤系统信息与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称号;吴兆麟教授荣获“航海文化贡献奖”;钟兢军教授荣获“2010-2011年度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职工标兵”称号。 | 党建精神文明
|
8
| 我校奖助学金发放总额达到2045余万元,受奖励的学生超过9500人次,设立奖助学金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增至50家。
| 学生工作
|
9
| 我校贾凤姿教授荣获“2012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辽宁省第二届党外知识分子‘双建’活动十佳标兵”称号;王晓娜荣获“2011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范颖芳教授、任鸿翔教授荣获“2010-2011年度交通青年科技英才”称号;孙冰教授荣获荣获“2011年度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工业应用技术协会杰姆斯•梅切尔奖论文奖”;蔡垚博士等合作撰写论文荣获“亚洲航海学会2012优秀论文奖”。
| 教师荣誉
|
10
| 我校学生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中获得综合一等奖,在2012年全国高校GIS技能大赛中获得开发组一等奖,在2012年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中分获5个一等奖;刘宏梅同学荣获“研究射频、微波、毫米波理论和应用的专业技术协会奖学金”,朱祥超同学荣获“2011辽宁省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
| 学生荣誉
|
11
| 我校连任全国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作组理事长单位。我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荣获“2010-2011年度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示范窗口”称号。
| 招生就业
|
12
| 我校荣获“辽宁省中外合作办学先进单位”称号。我校与瑞典世界海事大学合作举办的“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在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中评估结果为“合格”,且总体评价合格率为100%。
| 国际合作
|
13
| 我校教学实习船“育鲲”轮和海大展馆荣获国家首批“航海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命名。“育鲲”轮获选加入国家海洋调查船队。10月19日,“育鲲”轮成功营救辽渔15103号渔轮重度烧伤船员。
|
|
14
| 我校建立师资队伍分层次、分类型培训机制,完善了教师岗位聘任、职称评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按照“投入教职工收入总量和学校事业费收入总量同比增长”的原则,提高教职工待遇。
|
|